科学发展观与文艺创作
作为一种统领全面的执政兴国的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固然是为了兼顾城乡发展、兼顾区域发展、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兼顾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以增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除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外,还须臾离不开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中便包括文艺创作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调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文艺是满足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精神境地和人格品质的1门“学问”。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服务人、提升人当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文艺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愈是全面发展,掌控世界的方式便愈多样化,有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哲学的、审美的等多种方式。而文艺要满足人、服务人,就必须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去掌控世界、反应世界,去作用于受众的精神情感世界。惟其如此,恩格斯当年在《致斐?拉萨尔》中把“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最高的标准”,并把“美学观点”置于“历史观点”之前。在他看来,考察一部文艺作品在美学上的优劣程度,即审美化、艺术化的程度,应当是第一步工作。当一部文艺作品经不住美学分析的时候,即它不是靠审美的方式去掌控世界,而是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式地掌控世界时,就不值得再对它进行历史评析。题材再重要、主题再深入的文艺作品,倘若审美化、艺术化程度太低,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便低,其征服受众和占据市场的能力也就很低。文艺创作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满足人、提升人的目的就很难实现。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历史标准也是不可缺少的。文艺创作始自人类的审美活动,但终究贯穿着人类对世界的历史评价。别林斯基就强调过:“历史的批评是必要的。特别在今天,当我们的世纪有了肯定的历史偏向的时候,疏忽这类批评就意味着抹杀了艺术”。文艺批评如此,文艺创作亦然。当新白癜风治疗世纪已奏响了时期主旋律的时候,疏忽文艺创作反应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意味着抹杀了文艺。我以为,恩格斯所谓的“美学观点”,就是对文艺创作的审美情势的美学要求;所谓的“历史观点”,就是指文艺家意想到的历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前者即艺术性,后者即思想性。二者相辅相成,融合统一。应当看到,在文艺创作中,只强调美学观点即艺术性而忽视历史观点即思想性,或反过来只强调历史观点即思想性而忽视美学观点即艺术性的偏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前者如一批以“玩艺术”自诩,宣称“回到艺术本体本身”,实质淡化时期、阔别大众、阔别生活的技能至上的作品;后者如一批仅凭题材重大而缺少艺术魅力的应景趋时之作。这类创作思惟方式上的是此非彼的片面性,是文艺创新的大敌。哲学观念,包括文艺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都必须根源于哲学层面上思惟方式的创新,真正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取代片面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在哲学上根基于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长期以来,我们在文艺创作中吃是此非彼的单向思惟的亏很多。比如,我们过去曾简单地将文艺创作从属于政治,乃至充当政治的附庸,结果是用政治的方式取代了人类用审美的方式掌控世界,给国家和民族都带来了灾害;如今我们确应警惕和避免又走极端,避免文艺笼统地从属于经济,乃至附属于市场,那结果必将致使以利润方式取代人类用审美方式掌控世界,其后果,恐怕几代人都难以补救!又如,我们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文艺创作中只写阶级性,把“人性”、“人性”列为禁区,讳言忌谈,后来又一度刮起一股不小的生搬硬套西方资产阶级人性论、以开掘所谓人性深度为能事,乃至不惜放弃了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必须坚守的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理应“健康向上”的基本原则。所有这些,都深入启示我们,只有在哲学思惟上下工夫弄通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才能真正掌握科学发展观,才能在文艺创作思惟方式上反对形而上学,好走极端,才能在注意到一种偏向时同时避免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偏向,从而自觉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思惟,坚持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的统一,坚持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的统一,实现思惟方式的不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指点文艺创作,还必须在“全面、调和”上下工夫。毋庸讳言,时下文艺创作在题材、主题、风格、样式、文体、品种诸方面不够全面、不够调和,因此也给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制约的现象是存在的。比如,文学的小说创作,很多作家由关注社会问题转向了对个人经验和心理层面的关注,放弃了新时期中国文学小说创作曾位于时代精神和社会变革前沿的先锋姿态,因此不能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人文修养较高的读者提供思想资源,从而令他们从中取得精神满足。小说创作的情势探求的硕果累累与精神探索的相对贫乏,这类不协调的失衡恐怕正是失去众多读者的深层次重要缘由之一。再如,凭仗着现代化电子传媒优势的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渗透性最强的电视艺术创作,其本身不协调的失衡现状更使人耽忧。本来,年轻的电视传媒与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的各种门类结缘,产生多姿多态的电视艺术,理应营建出一个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的电视艺术生态环境,但遗憾的是,由于市场的因素和对收视率的片面寻求,某些门类如电视小品、电视音乐(MTV)、电视综艺晚会等发展迅猛,产量很多;而另外一些门类如电视散文、电视动画、儿童电视剧等创作步履维艰,产量有限。固然,一个时期、一个时期总会有某种主要的文艺样式标领文艺创作潮流,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但人类愈文明、历史愈发展、社会愈前进,人的审美方式便愈应多样化。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点,通过宏观调控,在积极培养电视艺术的市场意识的同时,也大力培养电视艺术应有的文化品格意识,并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提升,去采取有效措施,扶持那些具有较高思想品位、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门类。中央电视台陆续开办的戏曲频道、少儿频道、音乐频道,便是有力的举措。按理,年轻的电视传媒与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各门类结缘产生品种繁多的电视艺术,其主旨均应为借现代化的电子传媒手段,去强化与之结缘的那门文艺在长时间的创作实践中构成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审美优势,而不应相反去弱化乃至消解这些审美优势,以利于宏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先进文化。但在实际上,确切已出现了使人忧愁的有碍电视艺术延续健康繁华的现象。拿电视相声来讲,固然也出现过一些上乘之作,遭到观众好评。但确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把中国传统相声夙来制胜的宝贝―――语言的幽默感,大量转化为荧屏上小品演员动作的滑稽感。这样,由语言的幽默感降格为动作的滑稽感,不但在文化品位上下滑,而且使相声艺术独特的审美优势弱化,乃至堕入了窘境。毋庸讳言,近年来确切出现了一批大众脍炙人口的MTV,但在某些创作中,也的确存在着把MTV这1以音乐为核心的、诉诸人们听觉享受的时间艺术转化、下降为满足某些观众视觉快感的空间沉迷的现象,这不利于提高广大观众的音乐审美水平,也不利于人们审美感官的全面发展。电视舞蹈虽也不乏精品,但多数情况下在荧屏上仅居“伴”的地位,为演唱通俗流行歌曲“伴”舞,为戏曲清唱“伴”舞,乃至为小品“伴”舞。于是乎,不但耗用了一些有才华的年轻舞蹈新秀的艺术青春,而且令人类用形体语言来审美地掌控世界的独特方式变了“味”。另外还有创作“一窝蜂”问题。时而是电视综艺晚会泛滥成灾,时而是电视音乐(MTV)数量惊人、成为时尚,时而是古装戏、辫子戏、皇帝戏成风,时而又是“反腐剧”、“公安剧”、“案件剧”扎堆……凡此种种,都雄辩地印证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文艺创作实在是紧急得很。文艺创作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调和、可持续地发展文艺创作,功在当代,利及千秋。文艺创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文艺家和受众为本,以服务人、满足人、提升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创作的各种形式都是文艺家和受众展现聪明才华的广阔天地,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舞台,而人民则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文艺创作的成果是出作品、出人材,是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统一的优秀作品,是德艺双馨为人民服务的文艺人材;文艺创作出成果的保障是好的文风艺风,是对人民、对历史、对艺术的极端负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甘于孤单、敬业献身的人格操守。以人为本,以艺坛为阵地,以作品人材为成果,以文风艺风为保障,我们就能推动文艺创作全面、调和、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就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文艺产业的繁华鸣锣开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yfzs/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