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基底层,最底层基底层内有黑色素母细胞,可分泌无色透明的黑色素,汇集到一起,成为黑色素的小体,同样是无色透明的。
祖国医学认为,面斑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失调有关,即情志伤感、肝失条达、肝郁血滞、气机逆乱,发为褐斑;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损伤脾脏、化湿生疾、三焦失调、气机不利,以及房室不节、先天不足,久病及肾、肾阴不足、木火偏亢、煎熬阴血而致褐斑。是发生于面部一种色素代谢异常、沉着性皮肤病。
斑形成的原因
1.压力、神经紧张等刺激黑色素的生成和聚集。
2.紫外线照射可透过玻璃,即使是在室内,也不能幸免。
3.风吹日晒,长期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工作。
4.天生遗传,皮肤有色斑,粗糙,暗黄等。
5.平时皮肤不注意保养或长时间不保养。
6.经常睡眠不好。
7.皮肤受到刺激后,修复不及时或修复不当,导致皮肤严重缺少营养。
斑的分布
1.发际处的点状斑或地图样斑:有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日光性皮炎引起的色素沉着。
2.额头处斑点:有妇科疾患,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脂激素分泌异常。
3.太阳穴眼尾部斑点:甲状腺弱,人工流产次数多,有子宫疾患心理状况差。
4.眼皮上的斑点:肾功能不全,女性荷尔蒙分泌异常,妊娠流产次数多精神受过大的刺激,有心理障碍。
5.眼睛周围或眼袋下面斑点:压之不褪色,多为深层斑,一般会有子宫疾病有流产经验的人比较多。
6.颧骨上的块状斑:肝虚,有便秘、长期忧郁、晒伤、睡眠不足等。
7.脸颊部的斑:多为脾胃虚弱之人。
8.人中处的斑:脾胃弱,荷尔蒙不足,有妇科炎症。
常见的几种斑:
1.雀斑:
99%来自遗传,大约在5~6岁间形成,在蓝眼睛的白种人相当常见,然而亚洲人也所在多有。发生的年龄在青春期前,阳光晒得到的部位产生大小约1至2nm的浅棕色斑点,其大小、数目及色素深度在夏季加重,在冬季转好。
2.黄褐斑:
又称蝴蝶斑、肝斑,呈现淡褐色,呈片状,斑片大小不等,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不高出皮肤,常见于面部,对称于两颊,主要原因跟内分泌、女性荷尔蒙失调有关。
3.老人斑:
中年之后不只在晒太阳的部位(脸、手、小腿)甚至头皮、背上、胸腹部都可能产生,但是数目多寡与个人体质有关,一般说来,日晒量大的人有较容易产生。
4.汞斑:
有些人的皮肤产生了黑斑,使用了有些不良的厂商会将汞加在美白霜里面,短时间漂白效果会很明显,然而若长期使用,汞元素会沈淀在皮肤里,会反黑而且更黑,也就是俗称的“汞斑”。
5.汗斑:
汗斑是相当常见的疾病,尤其好发于夏天。典型的汗斑会以雨滴状的白色或咖啡色斑点来表现。如果流汗或遇热时有时后患部会突然发红或发痒,为其特色。
6.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
出生就有,有些表面长毛,从0.5公分到几十公分都有,甚至全脸、全身,有如狼人或披了兽皮一般。最好趁早以外科手术切除,因为此种痣细胞深及脂肪层,因此电烧或雷射无法完全去除,徒留疤痕与恶性病变的危险。
7.晒斑:
顾名思义是晒太阳引起的,晒斑在临床上是境界分明的褐黑色斑点病灶可由芝麻大至十元硬币大小。好发部位是脸部、手背、背部、胸前、上下肢,但以脸部病灶较大且较明显。
8.蒙古斑:
出生时在身上尤其是臀部、下背部有淡蓝色的斑痕,有如撞到「黑青、淤血」,通常四岁以前会完全消褪,不需要治疗。
9.太田母斑:
此种黑色素细胞增生的范围,从嘴角向上至额头的部位都可能连成一片深蓝灰色的斑,绝大多数是单侧,也有少数病例双侧都有,其特征为眼睛的巩膜(眼白)的部分也有深蓝色斑点。
10.黑斑:
皮肤较薄、较干的人会比较明显,可能是疏于保养、防晒工作做不完整,而使黑色素容易浮到皮肤的表层造成,为中年女性最常见的美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恶化的因素包括:怀孕、口服避孕药、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及日晒。
11.黑褐斑:
不规则黑褐色的色素斑点发生在脸部、眼眶及口唇周围,常见于中年女性,褐斑颜色会在过劳或月经时转浓,也常在妇女怀孕2~3月时产生,又称妊娠性斑,它在分娩一至二月后,即会自然消失。
12.血素斑:
因血管病变造成,大多形成在颧骨附近,因体内的关系而形成,除了做好外在保养外、服用健康食品调整体质是绝对须要的。发炎后色素沉淀症,最常见是痤疮发炎后留下的色素沉淀,此外任何的外伤、皮肤炎、手术、点痣雷射治疗等等,都会留下色素沉淀;肤色越深获日晒量越大的人,色素沉淀就越难褪;治疗黑斑的药膏及防晒措施会使病灶改善。
为什么我的脸上会突然长斑呢?
相信这是诸多女性所
面部其实是人体的缩影,五脏六腑对应着面中部,四肢对应着面颊外侧的中下部。临床发现,哪里有黄褐斑,该部位对应的经脉和脏腑器官就常常存在问题。黄褐斑颜色越深、边界越清晰,症状越明显,而浅淡的斑往往出现于自觉症状之前。因此,观察黄褐斑的部位,就能及早了解脏腑器官的健康状况。
长在额头两侧及太阳穴:此处是两侧胆经的循行部位,若有黄褐斑,常为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所致,常有消化功能减弱、失眠多梦的症状。
长在外眼角下:外眼角下对应的是颈肩、上肢,此处出现黄褐斑,提示肩关节受风寒侵袭或颈肩肌肉劳损,常有颈肩僵硬、酸痛的症状,须警惕颈肩部疾患。
长在鼻梁中间:鼻梁中部对应的是肝胆。面色青黄,鼻中部出现黄褐斑,多与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或精神压力大有关,提示肝失疏泄,肝胆郁滞,须警惕脂肪肝、肝胆疾患。
长在两颧部:两颧部中央是小肠经循行的部位,两颧外侧是肾的对应区,上部是三焦经循行部位。颧骨部位的黄褐斑多伴有气短乏力、心慌、胸闷、消化功能减退,甚至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是消化系统和心脏功能减弱的表现。两颧部至耳前及上方有黄褐斑或老年斑提示肾气虚、三焦气机不畅、脂代谢紊乱。
上唇长斑:上唇是大肠经的循行部位,对应的是泌尿生殖器官。此处长黄褐斑是肾气不足、大肠虚寒的征兆,常伴有便秘、月经不调等症状,应警惕子宫、卵巢疾患。
长在下颌外侧:下颌外侧对应的是下肢、胃经、大肠经、小肠经循行处。此处有黄褐斑提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是脾肾气虚的征兆,常有下肢酸痛、腰膝酸软、手足寒凉、消化功能减弱
中医理论认为:
1、额头上条三分之一处为心理压力区和心脑循环不良区。
2、眉毛二分之一处中间向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圆为肺区。
3、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阳穴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肝区。
4、两眉中间叫脑区(血脂区)
5、两眼中间是心区
6、左右两边眼窝为胸区。
7、整个鼻子的二分之一处中间为肝区。
8、左右两翼为胆区。
9、鼻头是脾区。
10、左右两翼是胃区。
11、鼻根两侧是胸乳区。
12、人中是膀胱区。
13、整个嘴巴及周围是生殖区。
14、下巴是肾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也叫疲劳酸痛区。
15、整个下巴到耳朵包括耳朵为肾区。
16、颧骨下侧到外眼角为大肠区
17、到内眼角为小肠区。
易经理论认为-相:婴儿的脸是洁净的,当他(她)们断奶吃食物后才显示出心、肝、脾、胃、肾、五脏的能力;随着年龄越大,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状态越多。不外乎有痘、痔、色斑、痕、纹路;一般青少年以痘表现,一般中年人以皱纹表现,老年人以斑表现。
具体相:
1、心脑血管压力区多数长痘、斑和皱纹。
2、肝区:长鱼尾纹和斑。
3、胆区:发青。
4、肺区:发暗,下凹肺功能不好。
5、脑区:长竖纹(左右眉毛的内侧川字文,或三道,或两道)心脑血管不好;印堂发红为血脂粘稠多为高血压。
6、心区:长横纹(或一道,或两道,或若干道)多为心脏不好。鼻纹多为供血不足。
7、脾胃区:颜色异样(或红鼻头)多为脾胃不和。
8、生殖区:颜色异常发青,多为内分泌失调。
9、肾区:发暗肾虚。有红疙瘩是腰酸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侧脸颊有下凹的地方为肾虚,耳朵小肾虚。
10、大肠、小肠区:有斑和“沉色”的红点位肝功能不好。
11、胸乳区:颜色发暗一边对应一边。
12、膀胱区:发暗、发乌,长痘;膀胱有问题。
补充:
l、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
2、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
3、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4、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解老师分享:
排毒丹:斑:早晚当茶喝:仙鹤草25g、仙矛30g、仙灵脾15g。
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白癜风好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zlff/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