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萌萌为了考驾照,顶着炎炎烈日一鼓作气坚持学车练车,1个月就把驾照考了下来。兴奋的同时她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仅晒黑了,而且颧骨部位还长了两块褐色的斑。咨询皮肤科医生,原来是因为日光暴晒长了黄褐斑。这令她懊恼不已,后悔自己防晒措施没有做到位。
随着盛夏的来临,紫外线照射的增加,又到了黄褐斑容易出现和加深的季节。俗话说“一白遮百丑”,拥有白皙透亮的肌肤,尤其显得青春美丽,这是所有女人的追求和梦想。而肤色暗沉不均、长斑等不但拉低颜值,而且显得人气色差、不健康,甚至导致不自信。黄褐斑成了不少女性挥之不去的烦恼和心病。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中医、西医皮肤病专家,请她们谈一谈怎么应对黄褐斑问题。
女性患病率高日晒或是主因
黄褐斑是常见的色素增加性损容性皮肤病之一,多表现为面部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片,呈蝶状分布。本病易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因此通常夏重冬轻。中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黄褐斑患病率较高,在亚裔中年女性中患病率可高达30%。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成为临床上常见而难以治疗的皮肤疾病。
据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青云介绍,历代医家称黄褐斑为黧黑斑、肝斑、蝴蝶斑、面尘等,认为其与情志失调、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有关。多因脾肾不足,气血不能润泽肌肤所致;或因忧思抑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肤失濡养而发。
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雪说,黄褐斑的临床表现以淡褐色至深褐色色素沉着斑为特征,位于日光暴露部位,边界清晰。临床按照部位可分为面颊型、下颌型、弥漫型;依据Wood’s灯检查时色素斑是否变得更为明显可分为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及不确定型。黄褐斑的病因不清楚,有多种因素涉及其发生,包括遗传易感因素、紫外线照射、妊娠、口服避孕药物、某些化妆品应用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晒,即紫外线照射导致。临床上皮肤科因黄褐斑就诊的患者很多,有患者和前文提到的病例一样,夏天学车晒出黄褐斑。
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疗程较长
陈雪指出,治疗黄褐斑应尽可能寻找致病因素,并给予处理。目前,明确的黄褐斑致病因素是日晒和雌激素水平紊乱。所以治疗黄褐斑,首先要防晒,打伞、戴帽子和使用广谱防晒剂皆可改善症状。
其次是使用局部外用药物。主要药物包括氢醌、熊果苷、维甲酸、曲酸、壬二酸、维生素C的衍生物等。2%~4%的氢醌制剂是脱色治疗的金标准,但具有副作用,包括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等,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是氢醌衍生物,刺激性相对较小。维甲酸可增强氢醌的脱色效果。临床将氢醌和维甲酸联合使用并配以局部糖皮质激素能获得较好疗效。此外,我国也有传统中药配方药膏(如丝白祛斑软膏)可供患者每天使用,使用时间至少2个月,疗效满意通常需6个月。
第三是系统用药,适用于严重的黄褐斑患者。常见的药物有维生素C、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氨甲环酸(妥塞敏)等。氨甲环酸在日本广泛用于治疗黄褐斑,但因其过量使用可发生少见不良反应“血栓”,所以国内皮肤科医生很少使用。有些美容机构输液注射的“美白针”,成分多含有维生素C等;也有的采用微针或无针注射药物,但医院很少应用。
第四是果酸焕肤和光子/激光治疗。部分患者有效,但应警惕光子/激光治疗发生炎症后色素增加或减少的风险。
陈雪指出,黄褐斑等色素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普遍都在2~3个月以上,而且越淡的斑治疗难度越大,需要足够长的疗程。另外,陈雪还特别提醒,有人一长斑便觉得是黄褐斑,实际上也有可能是劣质化妆品诱发的光相关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原名Riehl’s黑变病)。此外,还要注意鉴别脂溢性角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年斑”。“老年斑”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临床上不乏30岁以下的患者。总之,医院看皮肤科。
中医辨证施治内外综合治疗
刘青云说,大多数黄褐斑不需要过多的实验室检查。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黄褐斑进行皮损辨证。色素优势型的黄褐斑颜色较深,用玻片压之不褪,属于血瘀,采用桃仁、红花、丹参、玫瑰花等中药活血化瘀。血管优势型的黄褐斑颜色不均,压之淡化,属于血热,则用槐花、凌霄花、白梅花、丹皮等中药清热凉血。
黄褐斑中医主要分肝郁血滞和肾虚两种证型。肝郁血滞证主症为颜面出现黄褐色斑片;次症为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质暗,舌薄白,脉沉细或细涩。肾虚证主症为颜面斑色黑褐或灰黯;次症为经血暗黑,小腹冷痛,腰脊酸痛,畏寒肢冷,舌质淡暗,脉沉迟;或五心烦热,月经量少,舌红,苔少,脉细无力。具备主症及次症2项以上者可诊断为此型。肝郁血滞组采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的消斑1号方(协定处方)加减。肾虚组采用滋补肾脏、活血通络的消斑2号方(协定处方)加减。
刘青云介绍,医院皮肤科针对黄褐斑内外治结合的综合治疗,包括中药内治(疏肝、滋肾、健脾、化瘀),外用祛斑药膏、中药面膜、中药祛斑精华,以及按摩推拿、针灸围刺、耳穴压豆、激光治疗等。根据辨证,分别采取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和滋阴补肾或温补肾阳等方法,并辅以外用中药面膜等,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也可以采取激光治疗,但应结合中药面膜,合理选择治疗的能量,不过度治疗,并注意保证足够的治疗间隔。
刘青云指出,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整体治疗有效率可达87.5%,相对于单纯西药临床疗效有一定优势。同时,中医侧重整体调整,基于全身的调理,在调理气血、改善身体状态方面更有优势。她强调,目前护肤品、化妆品的滥用,以及患者求治心切,以求速效的心理,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弄巧成拙,欲速不达,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中医治疗黄褐斑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一定优势。但刘青云强调,黄褐斑是一种具有复杂病因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周期比较长,且易复发。其治疗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足够的疗程,并提倡维持治疗。而且,不同患者对于治疗的反应不同,并非效用越强的药物就越好。是药三分毒,效用越强的药物,可能副作用越多,患者应根据自身皮肤情况,由医生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关链接预防黄褐斑,首先要防晒
刘青云说,预防黄褐斑,就要祛除可能的诱发因素。黄褐斑的诱发原因有紫外线(占85.2%)、化妆品使用不当及美容(占29.4%)、外用糖皮质激素(占14.9%)、睡眠不良(12,2%)、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占7.3%)等等。
紫外线是最常见的诱发原因,因此做好防晒最重要。物理防晒主要是遮挡,如打遮阳伞、戴帽子、涂抹防晒霜。防晒霜比较贴合皮肤,比前两种预防效果好。防晒指数(SPF)越大,防晒时间越长,防晒效果就越好。室内用SPF15~SPF20即可;若是户外或旅行,可用SPF20以上的商品;紫外线照射强的地区如高原、海边等,要用SPF30以上的防晒品。国产的防晒霜SPF不会高于30。国外的产品SPF值有60甚至更高。刘青云提醒,防晒霜的涂抹要达到一定厚度,面部所需要的量大概是一元硬币大小。此外还需要注意应在户外半小时至1小时之前涂抹,而且户外超过4小时,需要追加使用。
陈雪也指出,黄褐斑的产生和加剧与光照密切相关,所以黄褐斑的预防主要是防晒;如果是由于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黄褐斑,则应停止服用避孕药。
对于黄褐斑的预防和调理,刘青云还建议,避免日光暴晒,忌滥用化妆品及外搽刺激性药物;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黄绿色蔬菜和山楂、橘子、鲜枣等食品,以及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卷心菜、花菜和白芝麻等;保持精神舒畅,避免不良刺激,忌忧思恼怒。
文/中国医药报记者于娟图/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防晒效果标识出新规:你了解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标识么?
专家谈护肤:敏感性皮肤与红肿
色素沉着、衰老.......环境污染到底对皮肤有何影响
肌肤暗沉不用怕!专家教你如何改善肌肤老化问题
以上为《中国医药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ysbj/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