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40.html“中医基础理论”的一系列文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让大家跳出“只求方,不学医”的怪圈。我们会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和妙趣横生的现象来为您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让您对中医“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一提起这个气滞瘀血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血府逐瘀汤,没办法,谁让它的名气这么大呢。是又能治皮肤类疾病,还能治头部、胸胁部疼痛,甚至连神经系统和妇产科疾病都有所涉猎。这个药说起来,确实是效果拔群,但也不是所有人吃它就一定有效果。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个备用选项,失笑散。
失笑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血瘀引发疼痛的常用方,由五灵脂、蒲黄各等份组成,一般两药都为6g。此药能活血祛瘀,散结止痛。治小肠气及心腹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小腹急痛。现用于心绞痛、崩漏、痛经、产后腹痛、宫外孕等属于瘀血停滞者。
很多人一听是“失笑”散,就觉得服用起来应该是挺痛苦的。实际上“失笑散”中的“失笑”一般解读为“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了”。因为病人剧痛难忍无以名状,但一经服用本方,剧痛突然没了。不痛了,病人自然就会情不自禁地笑了。对于这个“失笑散”,李时珍屡用屡验,称其为“神方”。
◎八岁手绘
对于这个方子“神”在哪?还是需要咱们一起来探究的。
01
气血!气血!你到底是何方神圣?
既然这个方子是治疗气滞血瘀的,那大家是不是得知道气血到底是干嘛的。否则,您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得病了,又因为什么病好了。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密布全身的能量管道,与血管相对应,经络里走的是“气”。人的心脏在泵血只是提供血液流动的动力,而血液对身体的滋养是则是靠经络内之“气”推动的,正常情况气与血相互依存不可分,正所谓“血兮气所依,气兮血所附”。
血液还是“气”的载体,气血指血液和“气”共同对人体的滋养能力的统称,故中医在诊断、治疗、养生保健里都是称“气血”。西医没有气血这个词,只有物质上的有形血液,这是因为西医里没有中医“气”的概念。
02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
既然气血是指血液和“气”共同对人体的滋养能力的统称,那气滞血瘀就代表了气血对身体的滋养作用(提供养分和排除废物)降低或消失了。
那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比如:形体偏瘦的人居多;皮肤比较干燥;很难见到这个人脸白白净净的时候;舌下脉络较为粗壮,舌头上长期有瘀点和瘀斑;表情抑郁;面部肌肉呆板不灵活;还有急躁易怒,胸胁胀闷,胁下痞块,走窜疼痛等症,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鉴别点。
通常来说,造成气滞血瘀的原因比较多。外力或外伤会引起气滞血瘀,这是因为血液是“气”的载体,有形的血液循环受阻自然也会引起气滞。但不太重的外伤导致的气滞血瘀是暂时的,人体会自动用剩下的“气”去冲击受损处,重新恢复受损的功能。
当然,也可能由外部“风、寒、暑、湿、燥、火”等致病因素(外邪)造成,也可能是外邪引动内邪或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内邪造成。
气滞血瘀形成后,人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去修复这个问题,可能暂时没有形成严重的疾病或者是自身没有发现、没有在意,但隐患已存,时间长了就形成局部病变。
◎八岁手绘
一个人如果有什么疾病很久了,那很有可能有气滞血瘀,即“病久必瘀,瘀久必病”。所以要及早发现和解除“瘀血”,达到治小病而免大病。
03
失笑散
本方所治疗的各种疼痛,都是瘀血停滞在身体内血行不畅导致的。药方中五灵脂、蒲黄两味药一起使用,可以活血化瘀,通血利脉,从而达到遏制瘀痛的目的。
五灵脂
五灵脂是一种悬崖上飞鼠的粪便。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否则到时候生病了,瘀血疼痛了还要吃粪便,开个小玩笑。
但是这个粪便也不是等闲之物,大家不要过于排斥。五灵脂生用行血止痛,可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这个药物真的有这么神奇么?如果古往今来只有一本古书提到它的话,那确实不足以证明它。但是《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还有《本草纲目》、《本草述》等这几本书中也提到了这味药。
如果相传千年的东西还不能打消您的疑虑,那现代对于五灵脂的研究也是十分全面的。现代研究表明:五灵脂中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例如有人体必需的铁、锌、铜、锰等,尤其含有较接近人日需量的镁、钼等防癌元素。
另外,五灵脂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作用以及抗溃疡作用。然后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研究显示,五灵脂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所以,真要到了服药的关头,大家也不必太过于纠结。
蒲黄
蒲厘花是金色的,雄花和雌花连在一起,像燃烧的太阳。而脱落下来的雄花粉,明亮亮,金晃晃的,风一吹漫天飞扬,这就是中药里的蒲黄,其性凉味甘,入心肝经,可凉血止血,活血消瘀。
这个失笑散在服用的时候,建议先用30毫升浓醋把药熬成膏状,然后加毫升水,煎至毫升,分2次服用。加入浓醋,可以达到加强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本方孕妇禁用,脾胃虚弱及妇女月经期慎用。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现代人因为生活形态的改变,运动量不足,又经常营养过剩,吃太多油腻的东西或者甜食,血液浓稠度增高,流动性下降。严重的时候,如果形成血栓,就会造成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此时用这个药,就非常好。
在这点上,我觉得中西医观点高度一致。中医认为,在体内循环的气、血负责带走代谢的废物,运送人体所需的养分与氧气,因此保持流动通畅是最重要的。一旦流动缓慢甚至停滞,就会产生各种病理现象。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血瘀就是因为中性脂肪、胆固醇或糖分含量过剩,造成血液黏稠难以流动,从而可能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血瘀状态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祛瘀止痛就成了现代医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古今名医方论》中对失笑散的描述是:“是方用灵脂之甘温走肝,生用则行血;蒲黄甘平入肝,生用则破血。佐酒煎以行其力,庶可直扶厥阴之滞,而有其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逐瘀,不觉诸证悉除,宜可以一笑而置之矣。”因此,失笑散是治疗血瘀的良药。
04
血府逐瘀汤和失笑散
很多人觉得不知道怎么区分这两个药物,这里就简单跟大家说说。
血府逐瘀汤组成为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是用来治疗因情绪不佳,肝气不舒,肝气瘀滞导致的气滞血瘀之证。包括黄褐斑、慢性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性头痛、脑动脉硬化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性头痛偏头痛等头部疾患,等等。其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
而失笑散的应用范围主要在于胸腹部疼痛。比如冠心病、慢性胃炎、顽固性少腹痛、肠粘连等属于瘀血停滞者。
◎八岁手绘
另外,其实失笑散最厉害的是治疗妇人、少妇积聚包块疼痛跟痛经。想要它引到少腹作用加强,需要加点小茴香。哎,如果说不是腹痛,腰有点痛,不舒服的话,那就加杜仲。
这里再强调一下:本方孕妇禁用,脾胃虚弱及妇女月经期慎用。如果想治疗痛经等妇人病,需要在经期前三天左右服用。
05
养生小技巧
从这篇文章来看,瘀血这个东西对我们人体的危害还是挺大,所以咱们要从各个方面杜绝它。
1、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避免大怒、惊恐、忧思等不良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
2、坚持体育活动,运动量因人而异。每次运动锻炼应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3、按摩穴位: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太冲穴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按摩太冲可以调控该经的总体气血,可以控制情绪。
三阴交是人体一个比较特殊的穴位,三阴交穴对于肝、肾、脾三条经脉的气血调节,具有突出的作用。按揉三阴交穴不但能够健脾胃,还可活肝血、益肾精。
4、食疗:想要清除气滞血瘀,可以喝山楂红糖汤。山楂能行气散瘀,红糖益气补血、活血化瘀,常服此方对血瘀质人群很有益处。做法:选取生山楂10枚,洗净去核,将山楂肉打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约20分钟,调入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5、平时可酌情选用适量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药物代茶饮。如玫瑰花、茉莉花、合欢花、绿萼梅、菊花、薄荷、佛手等,以取得一定疏肝解郁的疗效。也可以多吃一些疏肝理气、降肝火、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南瓜、橙子、扁豆、高粱米、薏米等健脾益气的食物;金针菜、油菜、丝瓜、山楂等降肝火的食物;茼蒿、萝卜、柚子、西红柿等疏肝理气的食物。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失笑散的内容,大家遇到气滞血瘀的时候不要光想着血府逐瘀汤,要是偶尔能想起来失笑散,说不定能带给您惊喜!
—THEEND—
相关文章回顾
?春“温”咳嗽还是春“寒”咳嗽?
?作用被远远低估的血府逐瘀汤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zzjj/1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