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生完二胎,33岁的朱女士就直接变成了黄脸婆,满脸的黄褐斑,让她烦燥。
图片来源网络
三姐妹都是满脸黄褐斑
朱女士生完第二胎后,脸上的黄褐斑越发多了,照镜子成了一件最烦心的事。说来也奇怪,她的大姐和二姐也都是满脸的黄褐斑,好像有家庭遗传似的。为了去除黄褐斑,吃中成药、用外用药物涂抹,她试了许多方法,都没什么效果。
经人介绍,她找到了三溪堂国药馆金华馆坐堂中医吕旭阳。他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绍派伤寒传承人、副主任中医师。
朱女士告诉吕旭阳,平时因为要带小孩,所以晚上休息不好,时间久了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白天没什么神气,月经周期规律但量少色淡,时常腰酸,这种情况有两年多了。
吕旭阳说,她的舌淡苔白、脉细弱,从中医角度看,属于心脾两虚,兼有肾虚。心气虚则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脾虚则精神不足,面色发黄或斑多,月经量少色淡;腰酸一般多为肾虚表现。
对朱女士这种类型的黄褐斑,治疗上宜健脾养心、益肾祛斑。处方:党参、茯神、白术、炙甘草、山药、龟甲先煎、枸杞、玫瑰花、香附、酸枣仁、珍珠母、丹参、生姜、大枣等,7帖。同时,配以中药研粉外用,三天涂抹一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第二次来就诊,她说精神好多了,睡觉也好起来了,但仍有腰酸。于是,在前方的基础上,加杜仲、仙灵脾。就这样,用汤药调理了四次后,后又用膏方调理了一个月。她自己感觉都挺好的,于是又介绍其大姐、二姐来就诊,调理时间基本上两个月左右。
黄褐斑,病因很多
吕旭阳说,黄褐斑,中医称之面尘,谓其在颜面上发现斑点状的淡褐色色素沉着,状如灰尘所蒙面而不易洗涤,又有因肝病而引起,故亦称为肝斑。其病因病机,多因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或性情忧思抑郁,使之肝气失其条适,虚热内蕴,血弱不能华内;或脾虚不能生化精微,致使气血两亏,不能润泽于颜面,故色如尘垢,面色不华;或由肾阳不足,阴寒弥漫,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
黄褐斑患者以妊娠期妇女、中年女性、慢性肝病者居多。一些患者因晒太阳、心情抑郁、压力过重而加重。在肝病等慢性病发展时,色素会加深,面积会扩大,一旦病见好转,色斑又会明显减淡。
不同分型的黄褐斑,治法不同
吕旭阳说,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来说,黄褐斑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肝气郁结型。患者以女性为主,月经不调和长期口服避孕药史,或同时伴有慢性肝病,主要症状是性情急躁、胸胁胀满、经潮乳房胀痛、纳少、二便不调等,舌质暗红,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斑。
■心脾两虚型。面色苍白或萎黄少华,前额和口鼻周围色泽灰暗,呈淡褐色,伴有心慌气短,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脘腹胀闷,带下清稀,舌质淡红微胖,脉濡。
治法:宜健脾养心,养血祛斑。
■肝肾不足型。病程长,面色灰暗,如蒙灰尘,伴有形寒肢冷,腰膝软弱无力,夜尿频清,或脱发,神疲乏力,视物模糊,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
治法:宜补肝益肾,温阳退斑。
另外,除中药汤药外,因黄褐斑的治疗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根据个人体质,用膏方调理,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用中药研粉,再配以维生素等外敷,三天一次即可,亦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治疗黄褐斑,不光是吃药这么简单
吕旭阳说,部分色斑随着分娩或肝病的好转而减淡,乃至消失,但也有不见好的。一般来说,病程短、面积少、症状轻的人群见效快,年龄轻的人恢复也较快,有很多人可以明显好转或治愈,反之则见效要慢些,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病程长的,想要见效确实调理时间会久些,所以这部分人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在中药调理的同时,还要避免性情抑郁,保持心情舒畅,戒躁戒怒,以防肝郁化火;不要过度劳累,以免损伤脾气;节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滋腻、生冷寒凉、辛烈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少晒太阳。”吕旭阳提醒,对慢性肝病急性发作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一些肝功能不稳定的人,必须服用治疗肝病的药物。一般来说,若原发病好转,面部的斑亦会逐渐消退。
编辑:二徐商务合作:-
喜欢请点赞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byjs/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