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开店却遭打假人要挟律师淘宝小二保留


“我被打假人威胁了!”前不久,《卖家》发布打假人调查文章(卧底多个打假群,发现00后月入10万成主力,摧毁多个店铺链接)后,不少商家向我们吐槽自己的经历。

文章发出第二天,在淘宝销售腊鱼干的李铭,就被打假人盯上了。对方在电话里要挟他,“给我们保护费,否则我们一群人,势必搞垮你的店铺。”

面对蜂拥而至的打假人,有人觉得麻烦,给钱息事宁人。有人欠缺法律知识,一遭恐吓就吓坏了,想着赔钱了事。殊不知这种妥协的行为,只会让打假人愈发嚣张,带来后续无尽的麻烦。

面对职业打假人,应该怎样处理?我们搜集了几个案例,请了阿里巴巴CRO小二、淘宝教育认证讲师刘奕岑律师,为大家支招。

被威胁要钱,收保护费

李铭是湖北人,腊鱼干是他家乡的特产。每天晚上,李铭的父亲会去河里打渔,母亲负责将打回来的鱼风干、切块,再通过李铭的淘宝店销售。

前几天,一个打假人以他家的产品没有生产许可证、且产品标签不合规为由,让李铭“表示表示”。

李铭立刻紧张起来,“这是要敲诈了。”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打假人,几年前,由于缺乏法律知识,他并不知道销售农产品需要贴上标签,打假人将他告到工商。“工商其实也不支持打假人的牟利手段,告诉我整改就行了,但我担心影响店铺的权重,还是给了元。”

事后,他按照工商局的建议,及时办好了该有的证件,给产品贴上标签。没想到,几年过去,又遇到了打假人。

这一次,对方更嚣张,用新申请的淘宝账号,和买来的手机号,连续骚扰李铭好几天,还试图加李铭的私人社交账号。

电话里,声音听起来年纪不大的男生威胁他,“第一个月给,以后每个月给元,当作保护费,以后有打假人找你,你就让他来找我。你不给的话,我们一群人会去你店铺下单,然后集体退货,你的店铺就危险了。”

李铭将聊天记录、电话录音全都保存下来。他不怕对方会投诉到工商局,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店铺没有违规。但他仍然担心,假如对方真的带着一群人“围攻”店铺,他的店铺权重会受到影响吗?

刘律师诊断:

根据《食用农产品范围注释》,将水产动物去头、去内脏,去骨或切块,切片,经盐渍、干制等保鲜防腐处理和包装的水产动物初加工品,属于食用农产品。根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5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均可得知,鱼干是初级农产品。

农产品不属于食品生产加工的范畴,无需办理生产许可证。

“该商家在这一点上,并没有违规。”刘律师表示,所谓的收保护费,本身就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行为。

商家如果遇到这种打假人,首先要保存好证据。如果一群商家都碰上了一个打假人,警方可以以此为切入口,顺藤摸瓜找到其他关联案例,或者是找到打假组织。

下单支口红,要求高额索赔

小娜在淘宝销售进口化妆品,产品都是她在国外购买的,并且有相关的采购凭证。今年4月,一个买家在她店铺一次性下单了支口红。到货后,对方以假货为由,要求小娜“假一赔十”。

小娜觉得荒唐,自己的产品是正品,不可能向对方赔钱。于是,打假人将小娜起诉到法院,同时报了警。

尽管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小娜还是紧张起来。因为一旦进入诉讼期,意味着她将付出大量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对店铺的影响非常大。“我甚至宁愿他把产品退回来,私下给他点钱。”

这期间,打假人还在旺旺上不断骚扰小娜,企图添加她的个人社交账号。小娜做出了冷静的处理方式:不起争执,不加私人社交账号,除了售后的问题,其他对话一概不理。并且不与打假人妥协,选择了积极应诉。

最终,小娜在应诉过程中举证充分,法院驳回了打假人的诉讼请求。

刘律师诊断:

小娜的处理方式非常好,面对打假人的纠缠,她选择“冷处理”。不在旺旺上展开过多的言语交流,冷静应对。商家在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处理不慎,在旺旺沟通的过程中就可能会有一些过激的内容,导致不必要的处罚或者是留下对日后应诉不利的证据。

另外,一旦进入诉讼阶段,商家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比较大。很多商家会选择和解,不论是否和解,首先需要评估本身经营是否存在不合规之处,如果存在,应当尽快整改,否则和解后,可能会遇到同类案件频发的情况。

小二支招

安雅在淘宝销售进口化妆品,渠道来自于国内的化妆品专柜,所以,她经常会单独上架化妆品小样。今年7月,一个买家以小样没有中文标签为由,向安雅索赔。

安雅没有声张,也不同意索赔,而是等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上门调查时,拿出采购小票,调出发货时的录像,从镜头里能看出,发出的产品,是有中文标签的。

刘律师诊断:

法律明确规定,商家销售进口化妆品时,产品必须要有中文标签,包括小样。同时,打假人作为举证方,也必须拿得出证据,证明收到的商品不合格。

摄像头成本并不高,商家应该要有留证的习惯,以便特殊情况时能派上用场,也建议商家在日常采购过程中,保留好采购凭证,将商品包装背面贴有中文标签的图片,在详情页中进行展示。

极限词慎用!商家最容易踩雷的地方

蔡柯在淘宝销售自家生产的柠檬片、干玫瑰花等果茶,他听说柠檬片有美白的效果,干玫瑰花泡茶能养颜安神,便在产品标题里,打上了“祛黄褐斑”、“改善睡眠”等关键词。

没想到,这样小小的动作,便引来了职业打假人。对方找到蔡柯时,他根本不知道,祛黄褐斑、改善睡眠属于保健品才能宣传的功效,不可以乱用。

这是蔡柯第一次遇到职业打假人,瞬间慌乱了,他一查证,发现“祛黄褐斑、改善睡眠”这类功效性的词语属于保健品才能宣传的功效,产品需要有“蓝帽子”。

“你怎么证明你的柠檬片能祛黄褐斑、改善睡眠?”打假人质问他,蔡柯答不出来,赔了对方元,还下架了月销+的柠檬片,“一包柠檬片才卖几元钱。”蔡柯吃了一个不懂法的亏。

刘律师诊断:

商家在宣传产品时,对产品功能的宣传需要谨慎。宣传的产品功能、效果,需要看产品是否具备相关资质或者是能提供证明效果的宣传材料。

比如普通化妆品,不能宣称能美白淡斑功效,只有特殊化妆品才可以。销售普通食品,也不能宣称有保健品的效果。

如果你的产品已经被打假人举报虚假宣传,这个时候也要冷静。有时候,收到举报了不代表就一定违规。打假人有时会以程序来威胁商家,因为一旦进入调查,就意味着商家要进行答辩,花时间精力来进行答辩,很多商家会在这时觉得麻烦,想赔偿了事。

建议商家可以积极使用淘宝给商家提供的“营商宝”服务,能通过后台自检自查的方式,筛选出店内商品链接是否含有不当宣传的词汇。

小二支招

很多时候,商家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违规了。碰上打假人,担心店铺权限会受到影响。我们请来了阿里巴巴CRO小二余蕾,从平台的角度,来分析商家遇到打假人时,应该怎么办:

Q1:当商家被打假人威胁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处理?

A:不要妥协,不要赔款,从平台经验来看,打假人通常是群体性的。一旦你对一个打假人进行了妥协,后续会有源源不断的打假人进店攻击。

首先,商家要自检自查,确保自己的商品没有问题。该有的资质要齐全,广告宣传法要合规,如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其次,注意保存证据,比如对方勒索钱财的旺旺聊天记录、电话录音、打款凭证等等。如果到了监管流程或者司法流程中,可以主动提交这些证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也可以登录阿里巴巴职业索赔联合治理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jbzd/162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