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工作组,在杭州共同修改制订了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版)。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面部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频繁暴露于紫外线下肤色较深的女性面部。皮疹常分布对称,发展缓慢,可持续多年。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困难,易复发。
一、病因及诱因
遗传易感性、紫外线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三大重要发病因素,色斑处血管增生、皮肤炎症及屏障功能紊乱可能也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
1、遗传易感性是黄褐斑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家族史的患者容易出现治疗抵抗,迁延不愈。
2、紫外线照射被认为是引起黄褐斑发生及加重的主要因素,但不是黄褐斑发病的唯一因素。
3、妊娠、口服避孕药及激素替代治疗等是最常见的黄褐斑诱发因素;
4、色斑处真皮组织中小血管的数量及体积显著增加,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明显升高;
5、表皮屏障功能下降,与慢性紫外线照射致皮肤老化、表皮黏蛋白含量降低、脂肪酸代谢障碍有关。表皮屏障功能下降,进而使色素屏障功能减弱,黑素代谢紊乱,使黑素颗粒在表皮沉积。
6、心情烦躁易怒、精神紧张焦虑、睡眠质量欠佳也是诱发或加重的因素之一。
二、治疗原则
基本策略:避免诱发因素,强调防晒,注重保湿和修复皮肤屏障,合理选择外用药;恰当联合系统用药、激光和中医药治疗。
治疗目标: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
三、治疗细则
(一)基础治疗:
1.避免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服用引起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的药物;避免服用光敏性药物;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充足;调整心境,缓解紧张焦虑;规律而适宜的饮食。对于敏感性皮肤患者,化妆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十分重要。患者年龄越大或病程越长,治疗难度越大,建议及早治疗。2.防晒:日光照射是黄褐斑发生的主要因素,防晒是所有黄褐斑的基础治疗,也是其他治疗必须配合的重要措施。建议使用SPF≥30,PA+++的广谱(UAB+UBA)防晒剂,需要每日使用,每隔3~4h涂搽1次,每次2mg/cm2,以减少由日光照射所引起的皮肤屏障受损及黑素细胞活性增加。3.修复皮肤屏障:研究显示,黄褐斑皮损屏障异常,对日光暴露部位的皮肤色斑在使用脱色剂的同时还应注意皮肤保湿和屏障功能修复。
4.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可能诱发或者加重黄褐斑的相关慢性疾病如肝脏疾病以及某些妇科疾病。
(二)局部药物治疗:1.氢醌是黄褐斑的一线治疗药物。每晚使用1次,治疗后4~6周可有明显效果,6~10周效果最佳,好转率可以达到37%~72%。氢醌的不良反应:偶有皮肤刺激性反应。2.果酸化学剥脱术:果酸是治疗黄褐斑一个有效的辅助方法,其浓度35%。治疗频率为2周1次,4~6次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术中治疗区域暂时性红斑、肿胀、刺痛、灼热等不适感;术后1~2d,局部轻度发红、疼痛;术后3~7d可能出现结痂或脱屑。
3.其他:外用左旋维C、熊果苷、谷胱甘肽、氨甲环酸等均能抑制表皮黑素合成,均可作为外用制剂。
(三)全身药物治疗:
1.维生素C和维生素E:推荐口服为主,维生素C0.2g每日3次,维生素E0.1g每日1次。2.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常与维生素C联用,均可口服或静脉注射。3.氨甲环酸:可抑制黑素合成,还具有抑制血管形成、减轻红斑的作用。口服是最方便有效的用药方式,小剂量即有效,用法为~mg/次,每日2~3次,用药1~2个月起效,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建议连续使用6个月以上。氨甲环酸安全性较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月经量减少等。服药前及治疗过程中最好监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黏度等。既往患有血栓、心绞痛、中风病史或家族史者禁用。
(四)中医中药: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比较一致,即脏腑辨证与肝、肾、脾有关,气血辨证则与气滞、血瘀相关。治疗常以疏肝理气、滋补肝肾、健脾益气为法;根据无瘀不成斑、有斑必有瘀、治斑不离血、久病必瘀,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治疗疗程较长,一般3~6个月。应根据病程长短、皮损色泽、面积、伴随症状、舌苔等不同表现综合分析,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1、肝郁气滞证:面部皮肤多呈深褐色,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月经不调,舌质红或有紫斑,脉弦。治以疏肝理气法,汤剂以逍遥散加减,常用中成药有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舒肝散、柴胡疏肝散等。
2、脾失健运证:面部皮肤多呈深或淡黄褐色,便溏,舌淡胖,齿痕,苔薄,脉濡细。治以健脾益气法,汤剂以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健脾舒肝丸等。
3、肾气不足证:面部皮肤黑褐色斑呈蝶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热,可有形寒肢冷,五更泄泻,舌淡或红,苔少;脉沉细。治以滋补肝肾法,汤剂以六味地黄丸合右归丸加减,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滋补肝肾丸等。
(五)激光/强脉冲光治疗:激光和强脉冲光(IPL)治疗黄褐斑是有效的。
1、激光:大光斑低能量或点阵模式的调QnmYAG激光效果相对较好,建议2至4周一次,治疗5-10次,连续治疗次数不宜超过15次;
2、IPL:对于某些黄褐斑有一定的效果,一般每3~4周治疗1次,治疗不超过5次。
因黄褐斑的确切发病机理不清,目前的治疗不能保证所有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共识中引用的国内外治疗方案,大多数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仅为色素病学组专家们的认识及经验。中医中药治疗黄褐斑有效,但需要加强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
参与共识起草专家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卢忠(医院皮肤科)、乔树芳(天津市医院皮肤科)、刘清(医院皮肤科)、朱光斗(医院皮肤科)、牟宽厚(西安医院皮肤科)、许爱娥(医院皮肤科)、许斌(医院皮肤科)、何黎(昆明医院皮肤科)、宋秀祖(医院皮肤科)、宋智琦(大连医院皮肤科)、张峻岭(天津市医院皮肤科)、李春英(第四医院)、李珊山(吉医院皮肤科)、李铁男(医院皮肤科)、杜娟(医院皮肤科)、郑志忠(医院皮肤科)、郑捷(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柳曦光(医院皮肤科)、赵广(医院皮肤科)、项蕾红(医院皮肤科)、骆丹(南京医院皮肤科)、高天文(第四医院)、栾琪(第四医院)、涂彩霞(大连医院皮肤科)、秦万章(医院皮肤科)、贾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院皮肤科)、傅雯雯(医院皮肤科)、温海(第二医院皮肤科)、鲁严(南京医院皮肤科)、雷铁池(医院皮肤科)
皮肤科主治医师刘占英郑重提醒患者:一旦患病,请及时找专业皮肤科医生诊治。
欢迎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昆明儿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kfhl/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