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临床和流行病学综述1


我们将为大家提供4期连载内容,本文为第1期

摘要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身体日光暴露部位(尤其是面部)对称分布不规则的褐色斑疹为特征。它是女性(尤其是经潮期中的女性)皮肤护理的常见需求,以及深肤色表型(Fitzpatrick皮肤类型III-V)。由于该病常累及面部,因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尽管已明确一些诱发因素(如日光暴露、妊娠、性激素类药、皮肤的炎症过程,化妆品、类固醇和光敏药物的使用),但尚不完全了解其病因。由于报道超过40%的患者有亲属受累,因而其遗传易感性明显。本文作者讨论了黄褐斑的主要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知识。

介绍

黄褐斑是一种人体黑素合成的功能障碍,进而造成局限性、慢性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常对称分布于身体日光暴露部位,主要累及经潮期中的女性。

黄褐斑起源于希腊词根“melas”,意为黑色,指的是其褐色的临床表现。尽管术语“chloasma”(源于拉丁文chlóos和希腊语cloazein(绿色))仍在医学文献中使用,但名称:“妊娠的标志”、肝斑、子宫性黄褐斑、妊娠黄褐斑和chloasmavirginum并不能充分的表现该病的特征,且在语义上也不恰当。

该病在医学文献中的描述最早可扩展至希波克拉底(公元前-)的报道。该术语被用于指明一系列的皮肤黑化的过程,且报道日光暴晒、遇热、遇冷和皮肤炎症后恶化。多年后,JosephPlenck在“Morbiscutaneis学说”一书中定义了7种黄褐斑(其称之为雀斑-源于希腊语:小斑点)变型:solaris,ignealis,vesticario,gravidarum,hepatica,dismenorrhoealisehaemorrhoidalis.

在西方医学文献中,有关黄褐斑的重要报道可分别追溯至年和年。前者作者介绍了一位来自伦敦(英国)的20岁女性患者,其嘴唇上出现了界限清楚的褐色皮损,且有日光暴晒后恶化史。后者作者详述了15例来自洛杉矶(美国)的25-43岁患者,表现为面部对称性分布色素沉着过度皮损,且病因不明。在研究中的14名女性中,10名为妊娠女性,4名被报道有“妊娠黑色素沉着症”。

流行病学

黄褐斑是一种患者需要寻求皮肤科就诊的常见皮肤变色病。依据种族构成,皮肤类型和阳光照射强度,其人群患病率各不相同。

一项年基于人口的研究,调查了来自巴西几个州的名成人。报道色素沉着病是23.6%的男性和29.9%的女性寻求皮肤科就诊的主要原因。

依据巴西皮肤病讨论会(巴西皮肤科学会(BSD)在年开展)对例患者诊断的一项调查,显示色素性皮肤病(包括黄褐斑)在皮肤病学的实践中为第三大疾病群,占所有主诉的8.4%。在全国的不同地区内,患病率从5.9%到9.1%不等。

年在尼泊尔进行的一项有例患者参与的研究证实,黄褐斑为第四大常见诊断,并且为第一个最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此外,在沙特阿拉伯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来自例皮肤病患者的数据)也证实色素性改变为第四大最常见皮肤病。

另一项对华盛顿特区的例黑人皮肤病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第三大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为色素性问题而非白癜风。在这些患者中,最常见诊断为炎症性色素沉着疾病,其次为黄褐斑。

尚不清楚黄褐斑的人群发病率。尚无研究证实近几十年来人群在休闲和日常活动中日光暴露时间变化。

据了解,所有种族和人群均会出现黄褐斑。然而,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深肤色表型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如东亚(日本,韩国和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中东和地中海-非洲。在美洲,生活在热带地区的西班牙裔美国人和巴西人(经常暴露于紫外线辐射(UVR))常见该病。

一项年基于人口的研究(包括博图卡图大学校园、圣保罗州立大学、SP(巴西)的成年雇员)证实34%的女性和6%的男性患有黄褐斑。

巴西大量的混血种和该国家的热带雨林气候促使了该疾病的发生。考虑到地区差异和它们的种族构成,作者估计15-35%的巴西成年女性患有黄褐斑。

同样,年的一项有名伊朗阿尔达比勒女性参与的基于人群的调查证实,39.5%的受访者患有黄褐斑,其中,9.5%为妊娠女性。

在印度稻田工人中,其患病率达到41%。这一事实以及安第斯高原儿童黄褐斑的发生率表明,色素性反应(皮肤类型)和日光暴露强度在疾病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居住在底特律(美国)的阿拉伯人口进行问卷调查证实,抽样中的14.5%患有黄褐斑,56.4%主诉皮肤色调改变。

在居住在得克萨斯州(美国)的拉美裔人口中,黄褐斑的患病率为8.8%,而报道4.0%的受访者曾患黄褐斑。

由于黄褐斑是由色素沉着的局部变化导致,因而黑色素沉着强烈的皮肤表型更易受累,且主要存在于III-V(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中间的皮肤类型,但两端的皮肤类型罕见。

在一个包含名巴西患者的样本中,34.4%的人的皮肤类型为III型,38.4%为IV型以及15.6%为V型。在突尼斯,一项名女性的调查表明:14%的人的皮肤类型为III型,45%为IV型和40%为V型。同样,一项涉及来自巴西三个不同的地区的例患者的多中心研究,显示13%的为皮肤II型,36%的人为皮肤III型,40%皮肤IV型和10%的皮肤V型。

据预测,伴有I型皮肤的个体,无法产生额外的色素沉着,而伴有VI型皮肤的个体,已经最大程度产生了色素。因此,I型皮肤和VI型皮肤具有稳定色素沉着表型的特征。同时,通过欧洲人群(主要是低皮肤类型)和撒哈拉以南的尼格罗人种中的少数黄褐斑病例也得到了证实。

同样,在多种族的人群中极端的皮肤类型较为少见。对于高度混合人种的后裔(例如巴西人之一)的影响,在有关疾病发病率上尚未进行恰当的研究。

关于西班牙拉美移民皮肤病的研究表明,相比于西班牙3.2%的人口,6.7%显示出色素改变。黄褐斑发生在2.5%西班牙裔美国人以及0.5%的西班牙人中(OR=5.1)。此外,在西班牙裔美国人,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中有65.3%。

一些不同族群的研究均以涉及经潮期女性为特征。

在巴西,研究发现大多数女性病例(50%)在20岁和40岁之间发病(20~35岁)。这与文献记载相一致,并表明了黄褐斑病理生理与激素的关系。在突尼斯,87%的女性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在印度、新加坡和全球性的研究中,病情发展的平均年龄增高:分别为30,34和38岁。

有证据表明,伴有低级光皮肤类型的患者更倾向于在早期发病。这表明,黑色素具有光保护作用,并可延迟黄褐斑的外在表现。

在一个疾病报道中观察到,女性明显居多,在9或10比1的范围内(估计范围)。一项印度研究发现稍低的患病比率(6:1),然而,在巴西和新加坡,同样女性占多数:分别为39:1和21:1。

很少有描述在男性中该疾病特征的流行病学数据。在波多里哥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男性黄褐斑的病例仅占10%,并且显示出与女性相似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皮损。这表明,雌性激素虽然重要,但可能不是疾病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

年,对居住在北卡罗莱纳州(美国)的两组男性墨西哥工人和一组男性危地马拉工人(具有明显的土著人血统)进行评估。在危地马拉组(36%),和讲土著语言的患者组中,超过31岁(70%)的患者黄褐斑发生率较高。此项研究支持了该假设,遗传因素影响疾病的发展及发病率。

在印度进行的另外一项研究中显示,男女患病率出现了更大的差异:在例黄褐斑患者中,25.8%为男性。在这项研究中,日光暴露与以下因素有关:人群较高的皮肤类型;58.1%是户外工作者(经常暴露在日光下);全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纬度;人们在洗澡习惯使用植物油(如:芥末油)。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yfzs/75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