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以30岁到40岁女性多见。双颊,眼和口的周围出现较多,为对称性褐色到黑褐色斑,形状是不规则的,从指头大到手掌大。烈日光照射处,过劳或月经期则色素加深。直接原因是日光的紫外线,素因有妊娠,卵巢或子宫疾病,肾上腺皮质障碍,肝功能障碍,精神的或肉体的过劳等。
虚弱体质,贫血及冷症妇女,妊娠中出现的本症用本方剂有效。但短期内不易根治,可加用薏苡仁6.0克。
肥胖体质,月经异常,下腹部有抵抗压痛,或瘀血证者发生本病时用本方剂有效,可加用薏苡仁6.0克,便秘者加大黄1.0克。
面部发红发烧,头昏脑胀,经常便秘,比用上方剂治疗的患者,其左下腹部压痛抵抗更为严重,或有其他瘀血证者用本方有效。
有轻度胸胁苦满,和有腹直肌紧张者是应用本方剂的适应症。
有轻度胸胁苦满,脐旁可触及动悸,颈部以上有发汗倾向者,用本方剂治疗可有疗效。
以上两种有柴胡的方剂和前列三种活血化瘀方剂合方服用时疗效更佳。
突然出现血管运动神经异常症状和经常心情烦闷者可用本方剂治疗。与四物汤合方服用,则疗效更佳。
附:黄褐斑外用方
中药面膜治黄褐斑
□韩又云叶红
医院明塘分院
黄褐斑,中医又称“肝斑”、“黧黑斑”,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其境界清晰,边缘常不整,形如地图或蝴蝶,对称分布于面部,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常于日晒后加重。本病常见于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可发生。如发生于孕妇,称妊娠性黄褐斑,可于分娩后逐渐消失,无需治疗。
本病病因病机较复杂,多与肝、脾、肾功能失调、胞宫失常及冲任损伤,导致气血不调、精血不能上荣于面(虚证)或痰浊瘀滞凝聚于面(实证)而发病。临床治疗除辨证施治内服中药外,辅以中药面膜外治,疗效颇佳。
中药面膜方:白芍、白芷、白茯苓、白菊花、白及、白僵蚕、白鲜皮、丹参、牡丹皮。上药等量共同粉粹过目筛,装入干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取上述药粉30克,加入珍珠粉10克,加适量蜂蜜和白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保留20~30分钟,清水洗去,每日1~2次,20日为一疗程。
方中白菊花清热解毒;白芷、白茯苓、白鲜皮解毒燥湿;白及、白僵蚕、白芍、丹参、牡丹皮凉血活血、祛瘀生新。《本草新编》曰白僵蚕“去皮肤诸风,能灭黑干及诸疮瘢痕”,《中华本草》曰白芷“去面gan疵瘢”(面干、面gan即指黄褐斑);《海药本草》曰珍珠粉“除面gan”、“解毒生肌”;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白芍、白茯苓两者均有抗炎、解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丹参有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作用。瘀去则新生,毒热解除了,机体抵抗力增强了,则斑无形可依。
方中大多为白药,可达到“以白养白”之效。爱美的女性即使脸上无斑,也可用此方作日常保养用,一周一次,可达美白养颜预防黄褐斑之功效。同时应避免日晒或紫外线照射,保持精神舒畅、大便通调。(中国中医药报-05-30)
本文摘自《日本汉方医学皮肤病治疗辑要》,作者:任诚编译,学苑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ysbj/1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