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植物药材及栽培过程图解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凤仙花

凤仙花ImpatiensbalsaminaL.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其茎入药称“凤仙透骨草”,种子入药称“急性子”,花入药称“凤仙花”。

释名

凤仙花拉丁学名中impatiens是急燥、无耐心的意思,指果实成熟后一触即裂,也因此其种子被称为“急性子”。

果实受外力易迸裂,果瓣裂开,急速卷曲,种子弹射出去,故名“急性子”。

▲倒立拍摄的凤仙花

倒立的凤仙花形似“飞禽”。李时诊曰:其花头、翅、尾、足俱具,翘然如凤状,故以名之。因而凤仙花之名源于花朵外形如凤形。

凤仙花的茎叶

一年生草本,茎肉质,直立,粗壮,茎杆有红色和绿色2种,下部茎节上膨大如膝盖。

下部茎节常膨大,基部具有多数纤维状根。

凤仙花有时地下茎横走,生成新的植株。

叶片披针形,基部常有数对无柄的黑色腺体,叶柄两侧有数对具柄的腺体。

凤仙花的花

▲凤仙花解剖图

唇瓣:深舟状,被柔毛,基部急尖成内弯的距(也称蜜距,内有花蜜)。

旗瓣:圆状、兜状,先端微凹,背面中肋具狭龙骨状突起,顶端具小尖。

翼瓣:宽大,有短柄,下部裂片小,倒卵状长圆形;上部裂片近圆开,先端2浅裂,外缘近基部具小耳。

▲凤仙花侧面观图解

清初赵学敏《凤仙谱》记载我国凤仙有两百多个品种。颜色多种多样,有粉红、朱红、淡黄、紫、白清色等。

▲各种颜色的凤仙花

花大,颜色较多,药用者为单瓣,园艺观赏者为重瓣。

▲凤仙花园艺品种

凤仙花园艺品种,花较大,重瓣,叶厚纸质,叶色较深。

▲凤仙花-白色

▲凤仙花-淡牵牛紫

▲凤仙花-玫瑰红

▲凤仙花-品红

▲凤仙花-喜蛋红

▲凤仙花-魏紫色

凤仙花的果实

▲凤仙花果实

纺锤形,表面密生粗毛,熟时一触即迸裂。外形似小毛桃,花红,故又有名“小桃红”。

▲凤仙花果实

初开裂,果皮微收缩,种子悬挂于果轴顶端。

▲凤仙花果实

全开裂,果皮完全收缩卷起如拳头状,种子呈弹射状态。

李时珍:结实累然,大如樱桃,其形微长,色如毛桃,生青熟黄,犯之即自裂,皮卷如拳。

大意为:果实众多,大的有樱桃大小,略微长一些,表面像毛桃,果实细嫩时色绿,成熟了色发黄,触碰到果实就会裂开,果皮卷起来像拳头。

凤仙花的种子

▲急性子药材

李时珍:凤仙子其性急速,故能透骨软坚。庖人烹鱼肉硬者,投数粒即易软烂,是其騐(同:验)也。

大意为:急性子性急速,所以能透骨软坚。根据厨师的经验,煮较硬的鱼肉时,放几粒急性子就很容易把鱼肉烧烂。

▲凤仙花种子微拍

凤仙花种子(急性子)(微拍),①、②、③、④颜色依次加深,成熟度依次增加。栽培时应选择饱满,色棕褐的种子。

▲凤仙花种子(微拍),侧面观。新鲜、未成熟种子,表面黄棕色。

▲凤仙花种子(微拍),侧面观,新鲜、成熟种子,表面棕褐色。

▲凤仙花种子(微拍),侧面观,干燥、成熟种子,表面棕褐色。

可见密集的颗粒状小突起,少数纵行棕色小线纹。质坚硬,剖开后,种皮薄,子叶2枚,肥厚,半透明,油质。气微,味淡,微苦。

▲凤仙花种子,背面、腹面及种脐。

种子自种脐起沿着种子周围有一细凹线纹。

凤仙花的生长

▲凤仙花幼苗,营养钵育苗,刚出土,2片子叶,属子叶生长期。

凤仙花可用种子育苗移栽,或者直接播种。当气温在25度左右时,2-4天出苗率可达90%以上。其适应性强,种子耐贮藏,陈种子发芽率仍较高。因种子发芽所需温度较高,北方种植不宜过早,应在清明之后,南方最早在3月中下旬播种。根据需要选择在4、5月分2-3批次播种,可达到分批开花结果、延长花期的效果。

▲凤仙花幼苗,子叶上方初生2片真叶,开始进入真叶生长期。

凤仙花直接播种时,穴深3公分,每穴放5-7粒种子,株距20公分,行距30公分,盖土,压平,浇透水即可。

▲凤仙花幼苗,真叶超过5片后,茎开始拔节生长,子叶仍然保留不落。

此时也是凤仙花间苗期,即真叶5片左右,苗高10公分左右,应当及时拔除细小、纤弱、过密的细苗。生产收获田和观赏田的种植密度应区分设定。

▲凤仙花成株,茎叶茂盛生长期,此时植株茎拔节缓慢,开始孕育花蕾。

风仙花生长过程中喜湿润和半阴半阳,干旱和水涝都会严重影响生长。病虫害较少。

▲凤仙花成株,为花果期。

花从植株的下端渐次往上端开放,顶端心芽依然在缓慢拔节以便孕育出更多花蕾。

▲凤仙花成株,结果期。

凤仙花果实成熟度不一致,应在完全成熟前分批采收,成熟后采收则果实容易迸裂,造成种子损失。种子采收后去除叶片的茎即为凤仙透骨草。

▲凤仙透骨草,临床配方用饮片。

凤仙透骨草在干燥过程中常会硫熏,否则易霉变(上图黑圈中霉变)。切制后外形干瘪皱缩,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

透骨草可祛风湿,活血止痛,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痈肿,丹毒,鹅掌风,蛇虫咬伤。

凤仙花的病害

▲凤仙花白粉病(图片源于网络),整个叶片被白色粉状物覆盖,呈面粉状。

防治:①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彻底清除病株。②发生期每15天用25%粉锈宁倍液、70%甲基托布津~倍液喷药1次。

▲凤仙花褐斑病(图片源于网络)病斑类圆形,初为褐色,后呈灰白色至灰褐色。

防治:①收获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掉。②发病期喷洒1:1:波尔多液、50%代森锰锌倍液或50%多菌灵倍液等药剂,每10天1次,视病情喷1~2次。

按语

本篇主要介绍了凤仙花植物形态、种子微性状、种植方法、生长过程及病害防治,并简述了药材急性子和透骨草的鉴别及功效。

本来计划在本篇中继续对凤仙花染色方法、原理,与海娜染发剂的关系及毒性,天然染发剂与化学染发剂,透骨草与急性子的日常应用等进行综述。但因时间与篇幅所限,将在下一期中单独立篇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陈瑛主编.实用中药种子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0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5[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刘启新主编.江苏植物志3[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12.

版权声明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如确有需求,可留言索要原图。

往期推荐

干货,值得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zlff/136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