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综合疗法


黄褐斑是指颜面出现黄褐或淡黑色斑片,平摊于皮肤之上,扶之不碍手的一种影响美容的皮肤病。斑的表面光滑无皮屑,既不痒也不疼痛,其色泽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冬季变浅,夏季加深。本病常对称分布,多发于中青年女性,以孕妇或经血不调的妇女发病更多,男子或未婚女性亦可罹患,皮损日晒后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其它慢性病。

中医学对本病记述较早,从晋代起至明代,中医有“皯黯”、“面黚皰”、“面黑皯”、“面皯”、“黧黑黚黯”、“黚黯”、“面皯黯”等称谓。明《外科正宗》始称“黧黑斑”。后世亦有据其颜色、形状特点以及病因病机等命名为“黄褐斑”、“蝴蝶斑”、“妊娠斑”、“肝斑”等。

1.情志不遂凡情志失调,如肝气郁结,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悲伤肾等,皆可使气机紊乱,气血悖逆,不能上荣于面,则生褐斑。若肝郁日久化火灼伤阴血使颜面气血失和或血瘀颜面,皆可致褐斑发生。故《外科正宗》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忧思动火”有关。

2.劳伤脾土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五味,均可使脾失健运,气血不能荣于上;或土虚不能制水,痰饮内停,脉道阻涩,气血不畅,不能荣于面,均可变生褐斑。

3.肾精亏损凡房室过度,久伤阴精;或人到中、老年,肾精亏耗,颜面不得荣润而成褐斑;或水亏不能制火,虚火上炎,以致火燥结成斑黑。如《外科正宗》曰:“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

4.外受风邪腠理受风,阳气闭郁,以致气血不和,日久瘀血内生,血不荣面而致褐斑。

总之,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面黑皯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气血不调,致生黑皯。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藏,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发病前没有局部炎症和外伤史,组织学特点为表皮中黑色素和黑色素小体均增加,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但真正改变黑色素细胞功能的原因尚不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内分泌、遗传、药物、化妆品、局部微生态、氧自由基、紫外线等因素有关;通常患者雌激素、黄体酮、血清铜增高,酪氨酸酶活性增强,血清锌、维生素C、维生素E下降。临床上可见本病多因妊娠,内分泌紊乱,口服避孕药,镇静药或日晒等引起;也可因慢性病,如肝病、结核、甲状腺疾病、附件炎、内脏肿瘤等继发本病;此外,本病与精神紧张、忧郁和精神创伤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褐或淡黄色斑片,或深或浅,大小不定,小者如钱币,或如蝴蝶状,大者满布颜面如地图。多对称分布于颧、颊、额、鼻四周。眼眶周围,匡廓清晰,压之不退色,表面光滑,无鳞屑,无痛痒感。病程较久,发展缓慢,日晒后加剧。多见于妊娠、女性生殖器疾患或肝病、甲状腺疾病等患者,青中年妇女较为常见。

1.肝郁气滞

症状:面色无华,斑色黄褐,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痛,纳谷不香,月经不调或痛经,经前斑色加深,两乳作胀,舌苔薄白,脉象弦滑。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消斑。

治法:

(1)内治法:

①药物法:逍遥散加减。赤芍15g,柴胡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薄荷5g,生地15g,枳壳10g,川楝子10g,香附10g,丹皮15g,甘草5g,日1剂,分2次服,亦可交替服用养血疏肝丸。因本病病程较长,也可制成胶囊,如柴胡g,薄荷g,陈皮g,山栀g,白茯苓g,郁金g,丹参g,天龙g,赤芍g,全当归g,川穹g,细辛g,苏木g,益母草g,14味混匀,取净重10%,为末,过目筛,置于燥箱24h,设90℃余药,入50×mL蒸气煎锅,加蒸馏水30mL,2h后留渣取汁,又入蒸馏水30mL,沸2h后取汁,再加蒸馏水30mL,煎后压渣取汁,将2次取汁,加热浓缩为膏状,放入干燥机,成板状干燥物后,粉碎成目,与辅行剂混匀,用1号囊灌装。

若口干微苦,舌边尖红,苔黄或腻,脉象弦数,酌加栀子、黄芩;若伴眩晕、耳鸣,舌质暗红,脉弦细,法当平肝潜阳,化瘀消斑,方拟化斑汤:珍珠母20g,白僵蚕、白菊花、丝瓜络、赤白芍各9g,白芷、夏枯草、六月雪、白茯苓各12g,生甘草3g。若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沉细或细涩,法当疏肝清热,活血化瘀,方拟疏肝活血汤:柴胡、薄黄、黄芩、栀子、当归尾、赤芍、红花、莪术、陈皮各9g,川芎、甘草各6g。

②饮食法:牛肉粥。牛肝g,白菊花9g,白僵蚕9g,白茯苓12g,茵陈12g,生甘草3g,丝瓜30g,大米g。将白僵蚕、白芍、白茯苓、茵陈、生甘草、丝瓜装入纱布包内,然后和牛肝、白菊花、大米一起熬粥,,然后捞出药包吃肝喝粥,每日早晚各1次。以上剂量可服2天。每疗程10天,中间间隔1周,连服3个疗程。

消斑食疗汤:丝瓜络、白僵蚕、白茯苓、白菊花各10g,玫瑰花3朵,红枣19枚。每日用上述食物为一料,煎成浓汁,分两次饭后服用,10天为1个疗程。

(2)药物法:外搽剂。

二白膏:白芷25g,白附子20g,密陀僧6g。将上药烤干研末,过筛调雪花膏,浓度55%,消毒入瓶备用,每日早晚2次搽药膏于患处。4h内勿接触水,忌用其他化妆品。

柿叶去斑膏:将柿叶研末,加入融化的凡士林中搅拌成膏,外用。

果酸中药祛斑霜:丹参、当归、白芷、紫草各30g,醇提后加一定浓度果酸制成水包油霜剂。

太平面脂方(《太平圣惠方》):将防风、玉竹、川芎、白芷、藁本、桃仁、白附子各45g,白茯苓60g,瓜蒌仁30g,川椒50枚,鸬鹚粪1g(细研),冬瓜仁1g,麝香0.3g(细研)等药捣碎,以酒0ml,于铜器中微火煎之令沸,看白附子色黄,膏成。滤去滓,入麝香、鸬鹚粪等,搅令稠,待凝,以瓷器盛。用鹿角槌子研2日,此面脂任意用之涂面,有护肤、养肤和预防色斑的作用。

2.脾胃气虚

症状:面斑淡褐,疲乏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经稀色淡,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祛斑。

治法:

(1)药物法: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15g,白术10g,陈皮3g,升麻3g,柴胡3g,党参12g,炙甘草5g,当归9g,鸡血藤20g,川芎9g,日1剂,分2次服,也可交替服用补中益气丸或参苓白术丸。因本病病程较长,也可制成胶囊,如党参g,白术g,茯苓g,薏苡仁g,车前子g,泽泻g,草蔻g,五加皮g,黄精g,白芍g,白蔹g,川芎g,山柰g,大枣g,全药取10%辅行,余者浸湿48h,放入蒸气煎熘,制剂同肝郁型组方,若土不制水,痰饮内停,可见面色灰黑,头昏目眩,呕吐清水痰涎,小便不利,舌淡苔腻,脉象弦滑,法当温阳健脾,化痰祛斑,方拟苓桂术甘汤加减:桂枝12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10g,桃仁10g,法半夏10g,防己15g,泽泻15g。

(2)饮食法:黑木耳红枣汤。黑木耳30g,红枣20枚。将黑木耳洗净,红枣去核,加水适量,煮1h左右,用时加蜂蜜少许调味,早晚各1次。

猪肾祛斑粥:猪肾1对,粳米g,山药g,薏苡仁50g。将猪肾去筋膜、臊腺洗净切碎,山药去皮切碎待用,绕后把切碎的猪肾焯去血水后,与山药、薏苡仁、粳米加水适量以小火煨烂成粥,加入适量的盐及味精调味,分顿服用。

五白膏:白扁豆50g,面粉g,白糖g,莲肉50g,茯苓50g,白菊花15g,山药50g,将扁豆、莲子、茯苓、山药、菊花磨成细面,与面粉调匀加水和面。久食有效。

3.肝肾阴虚

症状:面斑色灰黑,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疲乏无力,舌红少苔,脉沉细。

治则:滋补肝肾,育阴化斑。

(1)内治法:

①药物法: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山萸肉15g,淮山药15g,茯苓12g,熟地20g,女贞子10g,旱莲草15g,泽泻15g,丹皮10g。日1剂,分2次服用,也可交替服用二至丸和六味地黄丸。体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化裁;遗精盗汗者,加金樱子、芡实;失眠多梦者,加生龙牡。亦可交替服用知柏地黄丸。因本病病程较长,也可制成胶囊,如黄柏g,知母g,熟地g,山药g,丹皮g,旱莲草g,生地g,何首乌g,菟丝子g,枸杞g,连须g,石上柏g,猫爪草g,桃仁g,其中山药、桃仁为辅形剂,碎至目,制疗过程同肝郁气滞型。

此外,也可使用菟丝子祛斑汤:菟丝子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何首乌16g,生熟地各15g,白芍10g,当归10g,阿胶9g,枸杞9g。合并贫血者加麦冬15g,黄芪15g,鸡血藤30g,每日1剂,分2次服。

②饮食法:

胡桃牛乳茶。胡桃仁30g,牛乳、豆浆各g,黑芝麻20g,白糖适量或鸡蛋1枚。将牛乳和豆浆混匀,慢慢地倒在小石磨进料口中的胡桃仁、黑芝麻上面,边倒边磨。磨好后倒入锅中加热煮沸,加入适量白糖即成;或煮沸后冲入鸡蛋,边搅边煮即可。前者每日早晚各1碗,后者每日1碗。

美颜茶:绿茶、龙眼肉各5g,枸杞6g,冰糖适量。将前3味洗净,放入茶杯,加冰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桑葚蜜膏:黑桑葚g,黑芝麻50g,何首乌30g,当归20g,麦冬20g,生地20g。制法:加水常法煎煮30min提取1次药液,反复3次。3次提取液合并,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如膏状,加蜂蜜1倍,搅匀在此煮沸,停火置冷,装罐贮藏。饮时每次1匙,用沸水冲化,每日2~3次。

4.阳郁血瘀

症状:面色晦暗而黑,经血带紫或痛经,口微渴,时有汗出,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则:通阳和营,活血化瘀。

治法:

(1)内治法:

①药物法: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香附、泽兰各10g,柴胡8g,葱白3根,生姜3片,大枣7枚。若面部黧黑斑,经血带紫块,痛经,或见肤有瘀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细涩,法当理气活血,化瘀消斑。方拟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g,赤芍10g,生地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牛膝10g,柴胡6g,枳壳6g,桔梗6g,甘草3g。此外,亦可用中成药百消丹交替使用。

②饮食法:净白茶。当归、山楂各8g,白鲜皮、白蒺藜各6g。将上述4味药洗净,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益母草茶:益母草20g(干品),绿茶1g。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5min后可饮,痛经时频饮。

(2)外治法:

外搽药:红花30g,白芷30g,补骨脂30g。上药研粉,过筛装瓶。使用时用果汁或蔬菜调成糊状,直接涂敷面部,并加以按摩。每晚1次,每次30min,7天为1个疗程。

艾灸疗法:取曲池、大椎、三阴交。操作: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距皮肤约2~3cm进行熏熨,使局部有温热感而不产生灼痛。每穴灸15~20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初起时可每日或隔日1次,待灸过一段时间后(一般10次左右),可减少施灸次数。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2次。本法可以疏通经络,祛风散邪,治疗和预防黄褐斑。

更多精彩在后面,赶快订阅吧

中医外治联盟交流群qq;









































北京普通的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wmh.com/zlff/1047.html


当前时间: